哈萨克斯坦与欧盟将加强在电池组和绿氢生产等新能源领域合作
经过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梳理,目前,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团队经过独立第三方认证效率超过36%的大面积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为当前已报道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世界最高转换效率。
围绕国际以及中国双碳目标对储能的需求,解决用户真正的需要,为储能智慧解决方案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5G多基地生产,严苛的200余项内部质量测试,做到全流程可视化生产、转运管控保障产品品质。
除跟踪系统外,储能的配合进一步赋予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主动操纵的权利。拥有更可靠,更先进的光储硬件设备、更优质,更完善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周期快速响应服务等要素的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将助力客户价值提升,更大程度发挥大基地项目效益,从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上发挥更大价值。2月15日,天合光能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发布会成功举办,基于当下组件、跟踪支架、储能系统的应用趋势,提出了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的核心提升: 即对太阳能的利用由被动变为主动。光伏+储能双轮驱动的新型绿色电力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平抑光伏输出功率波动,助力实现电力在发电侧、电网侧以及用户侧的稳定运行。但是,电站系统情况复杂,项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窗口不统一,导致对接效率下降,不仅客户满意度难以提升,客户信任度也逐渐被透支消耗
但是,电站系统情况复杂,项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窗口不统一,导致对接效率下降,不仅客户满意度难以提升,客户信任度也逐渐被透支消耗。作为大基地多场景解决方案领军者,天合光能致力于在光伏大基地项目系统解决方案中提供更优解,相信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定会有效提升大基地发电质量和经济效益,加速应用场景网络高质量跃升发展,让电站系统由被动变为主动,为光伏的近一步应用发展提供示范和表率。发电是光伏项目最终的输出成果,而发电量则是光伏项目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二期项目打响了中国华能应用单晶产品的第一枪,使得中国华能内部重新对光伏组件定位、单多晶的优势对比有了重新、深刻的认识。此外,这片土地由于安装了光伏电站,土地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原来的荒漠长出了一片片荞麦花,绿化的覆盖率更高了。2016年7月,二期项目一阶段的发电量达到664万度,是一期同样容量多晶组件387万度的1.72倍,单位兆瓦发电量比一期高6.8个百分点。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靖边县龙洲镇,除了拥有石油、天然气等矿藏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项目便坐落于此。
2014年8月,传统发电企业华能陕西发电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光伏领域,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项目便是其第一个光伏项目。单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15年的15%提升到如今的95%
临近春节,国内外需求普遍较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叠加扩产产能落地的预期,近期光伏产业链跌价幅度之大且频繁,跌幅之频繁还体现在贸易商的亏损上,有行业人士透露,近期电池片贸易商亏损严重,有贸易商亏损超过亿元,部分产品还在途运输就接到了降价的通知。但根据2023年1月产业链价格情况来看,产业链降价仍在加速当中。有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电池片市场低价已经来到0.75元/瓦附近,组件也有1.6元/瓦的成交订单,不过一线企业尚未出现较低价格,大多还在观望春节后的集采。事实上,自2022年12月起,光伏产业链价格便开启了快速下行通道,彼时硅料价格仍在200元/kg左右,隆基、中环硅片价格降幅达27%,通威电池片降至1.07元/瓦左右,降幅达20%。
目前,硅料市场实际成交情况依旧相对清淡,有实际订单签订的企业约2-3家,大多一线上下游企业仍处于僵持观望中,主要是由于市场价格跌幅和跌速远超预期,导致终端很难在产业链价格不稳定且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有确定的采购需求,即便降价签约,也存在执行不到位的可能,因此本周硅料成交依旧清淡。光伏們在此前报道介绍过,有企业正计划逆市囤货,趁着年底企业清库存的低价,明年上半年价格可能会有小波的上涨。目前行业报价仍然较为混乱,临近春节,大部分投资企业在进行年终总结收尾,项目安装以及组件采购也需春节之后再行启动,组件成交价格上也大多以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主,市场报价从1.5-1.7元/瓦不等,但光伏组件的主流市场价格仍需等春节之后需求逐步启动才能明确。对于终端需求的不同预期,也是行业当前报价混乱的原因之一。
硅业分会认为,本周硅片环节库存已消化殆尽,同时硅片价格也基本触底,产业链价格跌势将从硅片环节开始逐步呈现企稳迹象。硅料环节受供大于求影响,价格短期内上涨动力不足,但随着硅片价格止跌企稳,1季度海外和国内终端光伏项目在产业链价格趋稳的情况下也将逐步启动,加之春节备货等需求支撑,硅料市场成交活跃度将有所提升,积压库存也随之日渐消化,硅料价格跌幅和跌速都将逐步放缓。
临近年底,投资企业正翘首以盼产业链降温,在背负储能配比、产业配套、土地租金上涨、用地政策不明确等种种压力之下,组件降价给一部分收益率难过关的项目带来了启动的希望,也会进一步打开更多应用场景下的光伏电站投资空间。根据PVInfoLink上周价格跟踪分析,除硅料外,硅片价格仍然混乱,本期价格仍旧处于无序下跌过程。
1月4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硅料成交价格,单晶复投料、致密料、菜花料市场最低价已来到14.5~15万元/吨,市场均价则来到17.8~17.3万元/吨。不过上述人士也表示,电池价格也差不多跌到位了。在硅料全面下降的同时,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价格也在加速下降。根据硅业分会分析,单晶致密料价格从高点30.60万元/吨降至目前的17.62万元/吨,跌幅已高达42.4%。即使硅片环节已经处于减产通道,供应量持续收缩,但是需求的萎缩速度也仍然令人吃惊;电池片方面则是随着组件厂家陆续完成今年采购目标,对应电池片需求快速萎缩,仅部分组件厂家以天为单位的小量采购,然而放眼电池片环节,当前依旧维持满产产出,使电池片价格下跌幅度加剧,甚至超越了硅片价格的跌幅;组件方面需求快速收敛,海内外交付都在收尾,组件厂家也开始收尾出清库存为年底结算准备,近期低价出清库存非常规效率的组件价格也有听闻低于每瓦1.7元人民币的折让价格。以价格换空间,光伏产业在价格飙升两年之后,将在2023年进入合理的价格水平
EVA月度产量及光伏级EVA月度产量已于SMM数据终端发布。看上图EVA月度产量情况可知,全年光伏级EVA排产比例位于平均线以下的有1月、3月、9月、11月、12月。
经SMM调研,12月国内EVA产量17.90万吨,环比增加26.02%,而光伏级EVA产量却创全年新低,排产比例仅30.45%,约为5.45万吨左右,环比减少7.63%。国内累计EVA产能已达到209万吨/年。
回顾2022年全年,EVA产量共计164.72万吨,其中光伏级EVA累计产量为98.85万吨。其中浙石化全年排产均为光伏级EVA,其余各家厂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生产计划,从而排产不同牌号的EVA生产。
12月光伏料排产创新低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10月光伏级EVA排产量高但市场消化缓慢,且上下游普遍对12月及1月持悲观态度,库存压力使得厂家大幅减产EVA光伏料。目前我国可产光伏级EVA的厂家有:江苏斯尔邦、宁波台塑、联泓、浙石化、榆能化、扬子石化、中化泉州、中科炼化、燕山石化、天利高新、扬子巴斯夫,共计11家。全年光伏级EVA排产比例达到60.01%。而截止到目前对于厂家来说EVA光伏料库存已基本清空,部分库存已转移至贸易商。
1-3月为光伏市场启动期,而下半年为光伏市场疲软期,反映在光伏级EVA排产比例上的是厂家对于市场所持态度,在11月、12月市场明显处于极度悲观情绪下。二是由于目前EVA发泡电缆料的流通性相对光伏料更好(贸易商的采买带动了商品流动性),而当前EVA价格已企稳且已然在低位,发泡/电缆料的贸易商以及大买家前期采购了大量高价货,为了平滑库存成本,开始补仓,对于粒子厂家来说为加快年底回笼资金本月排产则以发泡、电缆料这些相对流通性较高的牌号为主。
在近两个月光伏级EVA的低排产下,光伏料库存得到有效去化,截止到目前厂家库存基本清空,部分库存转移到了贸易商。基于目前EVA厂家库存情况,叠加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材料降价对光伏中游需求的带动将不久体现,我们预计1月光伏料排产比例环比大幅提升,1月光伏级EVA排产量约为10.9万吨,环比将增加70%-100%
宁德时代于10月份公布一批钙钛矿专利,并且在今年5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透露,钙钛矿光伏电池研究进展顺利,并进入中试线搭建阶段。10月,金晶科技与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钙钛矿用TCO系列玻璃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年初,纤纳光电投资建设的100MW钙钛矿规模化产线建成投产,目前公司正在规划GW级生产线建设,有望2023年投产。12月中旬,奥联电子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将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线,50MW钙钛矿中试线将于2023年投产。8月,仁烁光能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三行资本领投,中科创星、苏高新创投、金浦智能、险峰长青、云启资本、中财产业基金等跟投,用于150MW钙钛矿组件量产线落地。经过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梳理,目前,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团队经过独立第三方认证效率超过36%的大面积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为当前已报道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世界最高转换效率。
12月8日,无锡极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投资建设的150MW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资本大佬的投资热潮下,将钙钛矿的市场热度又拉升了一个新高度。
2022年,钙钛矿光电转换效率频繁被刷新,不断创下新高。钙钛矿的巨大发展潜力,也令资本追捧的势头更加疯狂。
最高效率超过36%对于光伏行业而言,无论何种技术,转化效率潜能的天花板决定了一项技术是否具有发掘潜力。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利好政策以及资本热捧之下,兆瓦级规模的钙钛矿生产线开始投产运行,企业正加速推动GW级生产线上马,钙钙钛矿技术已经来到商业化的前夜。